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影视 > >> 内容页

每日消息!一个假扮洋人的女歌手,如何创造了《爱如火》的爆红神话?

2023-03-09 10:14:13 来源:影视音乐

《爱如火》的原唱那艺娜,在北京开始商业巡演了。

是的,就是那首盘踞抖音快手热搜榜一个月之久的土嗨神曲《爱如火》。演出现场,那艺娜波浪金发、红裙红唇的造型,被粉丝称为中国版“阿黛尔”。现场观众合唱盖过话筒声,闪光灯应接不暇。

场外,不少初回校园的大学生,同样在开学的文艺汇演上甩头锤手跳着《爱如火》。娱乐圈里,明星们也纷纷加入《爱如火》二创,陈卓璇清唱抒情版《爱如火》,刘宇和陈伟霆给《爱如火》编舞。网友们实打实地看了一出“打不过就加入”的好戏。


【资料图】

不止国内,歌词直白、旋律上头的《爱如火》还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2月23日凌晨,英国留学生在酒吧蹦迪时发现,店里放的音乐居然是《爱如火》。消息流出后,网友纷纷惊叹:“真是意想不到的文化输出。”“果然听不懂的才是最高级的!”

《爱如火》爆火的源头是什么?都指责它毫无审美格调,为何会让大众上头到如此地步?它爆火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

01

原唱那艺娜的前史,以及她身上的话题争议,为《爱如火》在短视频平台上聚集了天然流量。那艺娜本是湖北荆门的普通农妇,2021年她凭借短视频平台的特效功能假扮外国人,加上她本人的五官较为立体,成功吸引了对外国人抱有猎奇心态的网友。

发现了流量密码的她给自己起了个“俄罗斯娜娜”的网名,开始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在直播中和粉丝互动,偶尔还会来一首《喀秋莎》旁证自己的“俄罗斯人身份”。

这一系列操作为她积攒下不少粉丝,直到央视曝光,揭穿她用假扮外国人的方式骗取流量的不当操作,“俄罗斯娜娜”的账号才被平台封禁。

在沉寂了两个月之后,她创立新账号“大中国娜娜”,演唱经典歌曲赚取流量。期间,她还和模仿当红艺人的“三梦奇缘”(模仿杨幂)“万人迷”(模仿袁娅维)等人连麦,在短视频平台上再次收获了一波关注。直到2022年底,她得到了《爱如火》的演唱机会,并开始在直播间中多次演唱,逐渐被越来越多人关注。

左:万人迷;右下:三梦奇缘

今年年初,一款出圈的手游《蛋仔派对》对《爱如火》的使用,让这首歌走出短视频平台。因其自带的强节奏和洗脑曲风,《爱如火》频频成为各大圈层争相引用的bgm。

B站鬼畜区up主把《爱如火》用在了各类二创视频中。不止在剪辑《第五人格》《和平精英》等游戏素材时用它作为背景音乐,还为它搭配了各类韩团、欧美的舞蹈视频。EXO、BLACKPINK,甚至Taylor Swift的演唱视频,都成了《爱如火》的视频画面。就连古早动漫《猫和老鼠》,都没逃过《爱如火》的热潮。

此外,开年后的《狂飙》《三体》等各类剧中的热门人物如高启强、史强等,都与《爱如火》碰撞出了迷之契合的新火花。更有技能满点的音乐博主,为《爱如火》创作了交响乐版本,还配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视频,格调顿时高了不少。有网友在弹幕区评价称:“《爱如火》居然也能有史诗感?!”

至此,《爱如火》不断蔓延的烈焰,一发不可收拾。

02

《爱如火》爆火的直接原因在于“魔性”。

开头电子乐风与后面DJ舞曲风的融合,动次打次的节奏让全曲几乎没有主歌与副歌之分,听众不自觉跟着鼓点晃动身体,非常适合蹦迪。

从乐理角度看,《爱如火》作曲人用延迟满足的设计,满足了听众的猎奇心理。整首歌的起音是Si,这个音在作曲的乐理上属于不和谐音(正常的作曲要避免自然音阶之中Re和Si作为旋律起始音,因为Re的紧张色彩偏高,是过度音,Si会造成割裂的听感,属于不和谐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曲人对整首歌的第一个字“心”做了转音处理,从Si变到了Do,让作曲回到了正常的听觉逻辑,给听众带来了诡异与和谐交错的猎奇听觉,从而造成了延迟满足的上头感觉。

同样让人欲罢不能的还有它的歌词。“心在跳是爱情如烈火/你在笑疯狂的人是我/爱如火会温暖了心窝/我看见爱的火焰闪烁”……哪怕意思不通,也要强在尾字押上韵的设计,配上魔性的曲子,听众们哪还有退路可逃。

正如网友评价道:《爱如火》的洗脑程度堪比多年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脑白金广告,整首歌翻来覆去10句词,怎么能忘得掉?

03

《爱如火》也引起了不少媒体关注。有的分析《爱如火》流量秘籍,有人着重关注娜娜的复出之路,还有人将其视作文化审美的倒退,认为它不过是一出审丑文化的变体而已。

从文化流变的角度来看,《爱如火》与审丑文化的关联并不紧密。它虽然洗脑了一波波听众,但复出之后的那艺娜与此前吃审丑红利的芙蓉姐姐、郭老师等并不是同流。

或许,《爱如火》戳中的是很多“抽象乐子人”的现实状态。

反严肃性、非理性,以及玩“抽象梗”,是“抽象乐子人”的三大特征。他们用戏谑的态度和享乐姿态公然摆烂,用甘为犬儒主义者的讽刺心理对抗积极价值,用不入流代替主流,让自我放逐变得合理化。

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会不知道《爱如火》土吗?整日玩音乐、琢磨舞蹈的明星艺人会不清楚《爱如火》不入流吗?他们知道。但压抑许久的情绪通过《爱如火》得到释放,跟着痛快地醉生梦死一次,似也无妨。

04

抽象乐子人们看似摆烂,实则反抗的状态,是经济高速发展下精神文化的断层产物。

一方面,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没有时间消化高理解门槛的严肃文化;另一方面,碎片化信息泛滥的今天,人们的耐心已经被太多无意义信息消耗。反抗无用,不如缴械投降。

这种状态或许可以用二战后西方盛行的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哲思加以解释。

加缪在《局外人》中塑造出冷漠的默尔索,开头仅用一句话就点出了他的沉沦与背反:“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

从这个层面看,今天对《爱如火》趋之若鹜的人们,内心深处又何尝没有自嘲、自省过呢?所谓的沉沦与放纵,不过是一种粉饰。

这种自我放逐的状态将会持续多久?尚难决断。《爱如火》之后还会出现什么新的ICON?也不好说。

但可以确定的是,很多人的确更愿意选择释放和消解,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共沉沦总比遗世独立更有归属感。

【文/弈辰】

The End

往期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 ↓

关键词:
分享到: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01-2013 www.9774.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时尚网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954 29 18 82 @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未经吉中国时尚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