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刘晓世执导,王一博、胡军领衔主演,周冬雨特别主演的电影《长空之王》定档4月28日,最近开启了首映宣传,日子正好在中国航天日的前一天,可见用心。
(资料图)
在了解电影口碑之前,想给大家看一段有关《长空之王》的幕后报道:
导演刘晓世在专访中提到,他在影片筹备期间,去试飞员的公墓祭拜过,等到开机的时候剧组又一起去了墓园吊唁,发现原来有一排空着的地方,也都竖起了新的墓碑,电影中也有场景展现。
《长空之王》的主角团是试飞员,即专门担任飞机飞行试验任务的飞机驾驶员,有关试飞员的介绍中,有这么一句话:“试飞员必须具有熟练的驾驶技术、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献身精神”,《长空之王》成功将这句话具象化呈现,冲击力比文字更强烈。
——以凡人之躯挑战机械极限,正是试飞员的浪漫与追求。
首映结束后,不少观众反馈自己说自己“哭崩了”,电影后半段,也总有身边人频频拭泪,这种有笑有泪的口碑评价,似乎再难吸引观众,但是确实是现场观影的真实感受,能让观影人共情的电影,必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长空之王》一部航空题材电影,所展示的三大泪点,是让每个身处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都能体会到的感动。
家国情怀、父母亲情还有国之重器的震撼,三大泪点总有一处能让你鼻酸。
《长空之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了情感推进,没有集中式煽情,不经意间,演员的一个动作、一句台词;镜头的一个定格、一个转换,就能戳中人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有人看过《长空之王》再看到飞机破空,会含泪,因为他知道了银翼划过天空那一瞬间,有试飞员们的付出,和试飞员的家人们的忐忑等待。
有人看过《长空之王》再听到飞机轰鸣,会含泪,因为他知道了龙吟响彻云霄那一瞬间,有试飞员的牺牲,和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坚守坚持。
《长空之王》前半段,用日常细节让荧幕前的观众和每一个角色都熟悉了起来,他们就像生活中会遇见的普通人,像朋友像同事,像能在街上擦肩而过的鲜活生命,随着故事发展,看着他们一个个站出来要求试新飞机,英雄与平凡人在那一刻重叠——就像观众说的,他们是英雄,也是儿子、父亲和爱人。
电影中,针对胡军饰演的队长张挺的家庭刻画,难得立体,几个情节就丰满了人设。
王一博饰演的男主角雷宇,他由飞行员转试飞员,导演刘晓世也提到,《长空之王》大大小小的角色,几乎都有原型,但与其他有原型的电影不同,整部电影并没有集中一个原型讲述,而是立足于每个原型的感动之处。
雷宇这个角色,就化用了一位清华毕业生的经历——不顾家人反对,放弃学历和家世光环,一场报告演讲,就让一个天之骄子毅然决然投身试飞行业,导致了长达三年时间的父子隔阂,父子二人再见面,是从江南到陕西的跨越了几千公里的思子之情,父亲心底是期盼儿子回到身边的惦念,但开口却是:“想飞就飞吧,注意安全”。
当然,如果《长空之王》只讲述大家和小家的故事,难免落入俗套,所以别忘了第三个泪点,也是《长空之王》最大的亮点之一,可惜偏偏很难用文字描述——说工业化,觉得枯燥;谈国之重器,又觉得笼统;聊技术发展,还是觉得不够触动。
最后只能说,《长空之王》的特效画面与飞行场景展示,极其适合大荧幕观看,实现了可能引发生理性流泪的视听效果——有笑有泪,不是说说而已。
本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