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由曾国祥执导,周冬雨、马思纯主演的国产青春片《七月与安生》是2016年最有讨论度的内地院线片之一,也在两岸三地各大电影奖上收获了很多提名和奖项荣誉,两位女主角更是在当年的金马奖上斩获罕见的双影后,走向了职业生涯的高点。
(相关资料图)
影片的影响力也扩散到了韩国,2019年被韩国电影公司买下翻拍版权,取名为《再见,我的灵魂伴侣》。四年过后,这部由韩国导演闵龙根执导,人气演员金多美(《魔女》《那年,我们的夏天》)、全素妮主演的翻拍版终于在最近释出了资源,并登上了豆瓣一周口碑榜。
韩国翻拍版目前豆瓣评分7.4,和内地原版7.5差不多,大体剧情和叙事结构也沿袭原版,都从当下的成人视角,回溯两个年少相识、家境不同、性格迥异的女孩长达14年,夹杂着依恋、嫉妒、遗憾的友谊与成长历程。
双女主浴室脱衣吵架、躺在床上面对面说心里话的经典名场面也挨个复刻,看着像是非常遵循原版的一版翻拍。
但整体看下来,外表更加清新文艺、把女性友谊刻画得更温馨治愈的韩国版,却丢失了原版最精彩的内核——双女主之间拧巴、较劲、幽怨的“双生-对立关系”。
规避了这些关于愤怒、嫉妒和疼痛的情感层次,“一团和气”的韩国翻拍版,也错失了深挖两位女主内心、建立深层羁绊的机会,不单让剧情逻辑有些说不通,整体观感也不如原版有情感冲击力,显得寡淡、扁平不少。
原版好就好在剧本颇具巧思,在安妮宝贝青春疼痛向的原著小说里,觉察到女性友谊诡谲、撕扯、敏感的部分,这也指向了一种带有痛感和自我怀疑的成长体验:在向往(嫉妒/模仿/依赖)他人的过程里,如何找到自己、成为自己?
《七月与安生》表面剧情很狗血,冲突主要围绕两位闺蜜爱上了同一个男人的情感争夺展开,但体会一下就会发现,被两位女主争来抢去、害得两人关系一度疏远的男主并没有那么重要(结局男主也没有和任何一位在一起),而是让两人关系失衡、促使她们面对真实渴望的导火索。
男友移情别恋爱上安生(周冬雨 饰),对七月(马思纯 饰)不单是情感上的背叛,更引发了她的自我怀疑和隐藏的友谊失落:
一是率性自由的安生活成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安生勇敢离开小镇去北京闯事业,七月呆在小城市按父母计划当老师、结婚);二是有了爱情的安生似乎也不再需要自己了。
因此,内地原版通过看着有些“小气”的双女夺一男斗争,刻画出了两位女主互为镜像,“恨你但又想成为你”的张力关系。这也是故事真正的看点。
但韩国翻拍版似乎没理解双女主“争男人”背后的心理层次,只是害怕好姐妹为了男人吵架“太雌竞”,有损两位女主之间如灵魂伴侣般的真挚情谊,就大幅淡化了由男主激发的暗自较劲、隐隐失落、妒忌、愤怒的细节。
双女主第一次冲突发生在安微笑(对应内地版周冬雨的角色“安生”)离开小镇几年后,两人都从学生变成社会人,在高档餐厅重聚的公共场合。
韩国版对这场争执的理解仅是夏恩(对应内地版马思纯的角色“七月”)认为微笑为了高级餐厅的一顿饭“卖笑换酒”没面子,本质上是心疼她“糟践自己”,回扣的还是彼此守护、疼惜的友谊主题。
而原版里,刺痛七月的是安生打圆场的一句解释——“我朋友是乖孩子”。这戳中了要结婚、当老师的七月一直循规蹈矩,没为自己争取过自由和释放的痛点,关乎她的自我认同和人生选择,不仅仅是“心疼朋友”那么简单。
两人为了男友撕破脸的浴室吵架戏也离不开这个包含自我思索和情感挣扎的心理动机。
内地原版里,女主们吵的不光是“谁勾引谁”这类情感道德问题,还有安生骂七月太“装”,七月直刺安生“没人爱你”。这一语道出两人关系中一直存在的“不平等”(七月面对安生一直更有优越感),以及两位女主多年来各自的委屈、自卑和羡慕。
结合她们的原生家庭、性格特质和教育背景,观众也很容易共情、理解这种拧巴和愤怒,感受到安生一直以来的漂泊、缺爱与不安,也能明白七月在长期规训下的压抑和挣扎。
某种程度上,这两个女孩的人生走向也是现实生活里万千女性的典型代表。27岁的她们都处在友谊、爱情、事业、家庭的关口,这一刻,吵的其实不是男人的爱,而是自己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以“唯美和守护”取代“嫉妒和愤怒”的韩国翻拍版,复刻了这场浴室吵架戏,但因为之前都没有挖掘双女主“对立-双生”关系,以及她们各自的成长困境,导致爆发缺少情感上的支撑点,吵得激烈但体会不到她们背后更深刻的内心挣扎,高潮戏份情绪起不来,看着有些泄气。
少了这层人物刻画,也让两位女主最后的人设对调显得有些突兀,缺乏铺垫。乖乖女怎么就主动逃婚,不当老师而是环球旅行,突然决定过自己的人生?而缺爱叛逆的安微笑怎么就专注搞事业不依赖爱情了?都缺少扎实的心理细节支撑。
除了剧情和人物塑造上的硬伤,两个女主选的也没有周冬雨、马思纯有cp火花和记忆点。
某种程度上,周冬雨马思纯在现实生活里的经历还能跟片中人设交叠,激发出很多观影况味。到了韩版,基本流于一个叛逆,一个乖巧的模板形象,少了内地版“人戏合一”的读解层次。
从外形上看,韩版两人太过相近的样貌和气质,也不如周冬雨马思纯来得有特点,能迅速给人留下鲜明印象。
韩国版文艺柔情的风格调性进一步限制了她们的表演效果,即便名场面都有努力演,但走身不走心,爆发力还是不够,看着会让人怀念周冬雨和马思纯更生猛、带着冲撞感的演绎。
整体来看,韩国版的特色主要在风格清新和议题直白。
大光圈镜头、复古柔光滤镜、机车海浪夏天、钢琴曲各种唯美抒情......影片在场面上是好看的,氛围是干净的。
女性成长、女性觉醒这些流行议题,韩版也比较明确地用台词说了出来,留下了金句,应和上了女性主义风潮。一些小细节(送耳环礼物,你一只我一只;画对方的素描),也拍出了她们的亲密,能激起一些女性观众对于友情的共鸣。
总而言之,对比内地原版,强化了“文艺范儿”的《再见,我的灵魂伴侣》是一版“美则美矣,失其神髓”的翻拍。
从这一两年没啥像样的翻拍,几个原创大制作也接连翻车看,韩国电影似乎也难保持YYDS了。
无论翻拍还是原创,一部能直击人心的好电影,最重要的都是得“有其魂”吧。直面人心,直面真实,无论这真实是拧巴还是丑陋……
“七月”与“安生”都不是那种完全讨喜的女孩,回避人性中的不完美,也必然在完美中失去了温度吧。
(文/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