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春泽
(资料图)
编辑丨春泽
多年前,那英的师傅谷建芬公开表示要求整顿音乐界。如今被网友看出:剑指刀郎!
此前谷建芬公开呼吁整顿音乐界的视频被炒上天,那时她就成功预判那英会被骂。
谷建芬
谷建芬曾评价弟子那英:
“长个好嗓子,配个狗脑子。”谷建芬要求整改音乐界恶俗的不良风气,刚刚翻红的刀郎竟然成了最典型的案例,如同待宰的羔羊。
刀郎
《罗刹海市》是对号入座,还是真的需要整改?
师徒同心在歌唱界这个最大的“瓜”里,受伤最深的恐怕就是歌坛顶流那英了吧。
那英
截至今天,那英评论区里的骂声数量已经高达772万多,这个数量还在每天持续增长。
那英本人这么久都没有公开正面出来说话,她的师傅谷建芬却着急出来护犊子?
谷建芬
谷建芬可是能称得上中国音乐界的“教母”级别人物,今年已经88岁高龄了。
谷建芬20岁就开始在中国歌舞团进行音乐的创作,一直从事音乐行业至今。
谷建芬
几十年的从业经验让谷建芬成为中国音乐界首屈一指的大佬,2015年受邀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是导师级别人物。
她创作过很多首歌曲,如《烛光里的妈妈》《滚滚长江东逝水》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曲。
《烛光里的妈妈》
谷建芬的音乐创作对中国音乐界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开拓性作用。
她培养出的很多弟子也在中国音乐界很知名,毛阿敏、孙楠、解晓东和那英等都师从谷建芬。
孙楠
谷建芬在采访视频中公开吐槽乐坛乱象,建议好好整顿一下乐坛。
她表示,创作歌曲凭的是真本事,并不是会说就行的,说得再好也不一定唱得好。
谷建芬(中)
在谷建芬眼中,如今音乐界获取利益的重要性已经大于音乐本身,这是音乐质量低的源头。
网友们看到这样的言论,立马就把刀郎的《罗刹海市》对号入座进来:
刀郎
“你谷建芬是那英的老师,说这些话不就是在暗示刀郎的事情吗?” “以前怎么没出来说整顿,偏偏这时候跳出来说,假公济私嫌疑很大。”等等这样的说法层出不穷,大家都怀疑谷建芬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护犊子。
谷建芬
谷建芬要求给音乐界正风,是真的担心音乐界走上歪路,还是暗中支持弟子那英我们不得而知。
但她曾联合发出的集体倡议却得到了很多人认可。
因为中国音乐界水平真的在急速下滑,整顿音乐界不良风气已成燃眉之急!
剑指刀郎谷建芬是否在借此批评《罗刹海市》?
现在娱乐圈仍在刀郎和几位导师的“刀光剑影”之中,各位观众都在等着看戏。
可观众们还没有等到那英或刀郎出来说话,却先等来了谷建芬的旁敲侧击。
大家普遍都认为,谷建芬作为那英的老师,肯定是看不了自己的学生被网友口诛笔伐,所以才站出来内涵刀郎的《罗刹海市》。
谷建芬与那英
谷建芬认为商业化运营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变得空前大,这样的情况造就了很多的“烂歌手”。
商业化不但让音乐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也导致了音乐变得同质化。
谷建芬
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价值,音乐工作者更愿意为了创作容易获得流量的“口水歌”,从而违背道德去随大众甚至是抄袭。
谷建芬所表达的意思,与几天前斯琴格日乐对刀郎的评价如出一辙。
斯琴格日乐
由此可见,商业化运营确实是对音乐的创作有巨大的影响,但谷建芬到底有没有内涵刀郎,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部分网友似乎猜测,谷建芬所指的“抄袭”有可能就是在暗示《罗刹海市》。
刀郎
这里的“抄袭”并不是剽窃的意思,而是《罗刹海市》这首歌词取自同名聊斋故事。
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故事就叫做《罗刹海市》。
小说《罗刹海市》
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个“以丑为美”的国度,所以主人公作为普通人来到这里之后,被这里的人认为是妖怪。
这篇故事本身就十分荒诞怪异,有着抨击颠倒是非、黑白不明的意思。
小说《罗刹海市》配图
而刀郎的歌词正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所以谷建芬说的“抄袭”剑指刀郎!
从谷建芬所说的音乐同质化问题中,也可以看出如今的音乐缺少创新。
歌词分析
而刀郎写的歌词参考了古代小说,谷建芬是否有在暗示这一点呢?
除此之外她还提到音乐商业化运营手段的问题。
谷建芬
刀郎与那英等人的恩怨已经在网络中持续发酵了半个月之久,这背后是否有人在故意炒作,故意让这件事情热度始终居高不下?
谷建芬作为音乐行业的从事者,肯定自从刀郎与那英的风波一开始就深受困扰。
谷建芬
而那英又是谷建芬的好徒弟,所以她才在这时候选择提出整顿音乐界风气,借机支持那英。
尽管争议不断,但《罗刹海市》是否低质听众心中自有定夺。
刀郎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审美,一万个人也有一万种审美。
但当今很多歌曲确实明着搞低俗!整体风气引发了音乐爱好者的广泛讨论和担忧。
恶俗风气的成因音乐界应该是以“音乐”本身为主体,而不应该太过于重视歌手个人。
歌手们
如果本末倒置,那就很容易会出现刀郎和那英这种个人间的争端,从而忽视掉音乐本身。
所以放下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单从音乐角度来看的话,谷建芬老师的说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谷建芬
“时间会改变一切”这句话确实不假,人们对音乐的欣赏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几十年前谷建芬老师这批老音乐家们创作的歌曲,奠定了那些年代人们的音乐审美。
老歌手付林
但今天新时代的年轻人有了更多可以选择聆听的音乐,听多了老音乐的他们可能更愿意去追求现今的流行音乐。
但是流行音乐并不一定就是好音乐。
早在2007年,谷建芬等老音乐家就已经意识到了商业化对音乐的影响,所以联合署名倡议清扫“网络歌曲垃圾”。
这些“歌曲垃圾”包括但不限于《我爱人民币》《老师好》《性空虚》等。
这些网络流行歌曲在当时都非常红,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和跟风传唱。
“垃圾歌曲”
这些歌曲的创作者并不需要去制作十分精良的音乐,只需要采用足够“低俗”的歌词就能火。
他们也并不指望这些歌能存活很久,只需要炒一波热度吃一波流量,就可以赚到足够多的钱。
这就让很多流行音乐失去了音乐的本心,只被资本和流量牵着鼻子走。
好在近些年来社会比较重视影音产品的影响力,恶俗音乐也被严格限制住了。
但“下有对策”,这些“烂歌手”研究出了另一套方法。
某流行音乐歌手
他们将“明星效应”和商业运营手段结合起来,给予音乐界沉重一击。
部分从事音乐行业的团队剑走偏锋,不再致力于音乐创作,而是购买其他歌曲的版权,然后对其改编。
某流行音乐歌手
他们只需要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动,更有甚者节奏都不改,只重新填词就拿来用。
这样的行为让现今很多歌曲都十分雷同,风格趋于单一化、同质化。
音乐会
但是这样的歌曲并不会有太多人喜欢,所以他们就加入了另一种商业运营手段。
他们会请一些颜值较高的人来演唱,从而利用偶像效应获取经济价值。
某歌手
简而言之,就是让偶像明星来唱口水歌,就会有很多“垃圾粉丝”愿意因为他们的颜值而去听歌。
然后就是这些偶像们利用口水歌成为明星,从所谓的歌手转变为偶像获取大量的流量。
舞台歌手
这是音乐界的悲哀。
导演冯小刚说过一句很真实的话:“垃圾观众造就垃圾电影。”
正是由于有很多人心甘情愿为垃圾电影买单,才会有无数的电影制片人根本不在乎电影质量。
冯小刚
观众会去看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电影到底好不好没有人在意。
这句话放在音乐界同样适用。
改善音乐界不良风气迫在眉睫无论是支持刀郎的人,还是认为《罗刹海市》不合自己口味的人,都是在关注音乐这一主题。
刀郎
过多地关注歌手个人之间的恩怨,未免有些走偏路了。
我们作为音乐爱好者,更应该去重视现今音乐界所存在的问题,想办法让它变好。
低俗歌曲和同质化歌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刀郎
低俗歌曲可能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它们通常含有低级趣味和不良内容,可能引发争议或造成不良社会风气。
这些歌曲尤其会对青少年和儿童产生不良示范,导致他们不成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
青春
同质化的音乐发展趋势则会影响听众的歌曲审美,还可能导致音乐内容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限制音乐文化的发展。
音乐种类本身应该是有民谣、摇滚、流行甚至说唱等多种形式,但同质化却让很多音乐听起来都差不多。
作为音乐爱好者一定不希望中国音乐走下坡路,但现实就是这样的。
现在大部分人喜欢的歌手还是那些老歌手,刀郎的热度足以证明这一点。
黎明、张学友、黄家驹等老歌手至今都是华语乐团的顶流,而新人歌手能上榜靠的并非歌曲的实力,而是个人流量。
黄家驹
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调侃华语乐坛“新四大天王”,却没有真正的天王。
这就是因为当今的华语乐坛几乎没有真正的有能力者,这些歌手只会靠炒作、靠黑红。
张学友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的行为,但我们可以从听众的角度拒绝为低质量的音乐买单。
想要解决“垃圾听众造就垃圾音乐”的问题,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不要人云亦云。
言归正传,虽然谷建芬老师的这番话是以前说的,刀郎《罗刹海市》确实是凑巧符合了这番话的说辞。
但这件事情被人故意翻出来与刀郎放在一起进行炒作,是什么意图也不用多说了。
谷建芬
总之我们应该正视谷建芬老师提出的问题,歌曲才是作为歌手应该重视的东西。
写在最后音乐本来就是供大家欣赏的,音乐应该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喜欢为目的,而不是仅仅是追求流量价值。
刀郎
谷建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音乐教母”,在音乐界有较高的眼界,对如今恶俗音乐环境的点评也十分到位。
谷建芬
歌曲的最终点评权在听众手中,听众有权赞扬歌曲,也有权批评歌曲。
如果只是一味的称赞,而看不到其存在的问题,那音乐界怎么会有所提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