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院线电影《孤注一掷》提档上映第一天,晚间6点,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显示,这部电影的累计票房已经超过6.4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超过6亿元的票房成绩,虽然被算为首日票房,但该片已经连续点映多日。8月8日的首日真正票房,截至目前,是1.04亿元。
【资料图】
因为该片已经连续大规模点映多日,所以,其上映首日,豆瓣方面便开出影迷评分,7.3分的成绩,放在暑期档,也不能算差。猫眼方面,给对这部电影给出了9.4分的成绩。这里多说一句,在猫眼这样的购票平台,低于9.5分的电影,都是口碑相对一般的电影。《孤注一掷》目前在猫眼有2.0%的差评率。
在豆瓣等平台,短评区域出现大量差评,不足为奇。为什么呢?因为豆瓣这样的地方,文艺青年们聚集,大家喜欢用差评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审美更为高级。说豆瓣略显苛责,是没错的。当然,豆瓣一直具备电影评价的重要参考价值。
猫眼、淘票票等购票平台上,轻易不会出现这种一分或者两分的差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已经购票观影之后的影迷们,才能参与打分的。给一分或者两分的差评,意味着,影迷要自我否定了——自己真金白银,看了一部烂片。这是对自己莫大的讽刺。所以,猫眼和淘票票上,影迷打分一旦低于9.5分,跟豆瓣给出不及格的分数就有点类似了。
在猫眼,《孤注一掷》2.0%的一星差评率,是可以劝退大量想要购票观影的真实影迷的。而且,这个数字,断然不是数字这么简单,而是大量的清晰可见的差评内容,是基于电影本身的差评,是真实影迷观影结束之后的感受。目前来讲,说《孤注一掷》是清一色差评,并不公允,但说它呈现了口碑的两极分化,则相对恰当。
同时,更为值得注意的则是,猫眼专业版方面,在《孤注一掷》上映首日,给出了对它的最终票房预测,是38.40亿元。如果该片真的能够实现这一票房成绩,则意味着,它会成为今年暑期档票房最高的电影,实现对于目前票房第一的《消失的她》的反超。话说,《孤注一掷》真的可以票房破38亿吗?
早前,猫眼专业版方面对《消失的她》给出票房过30亿预测的时候,很多影迷也调侃说,猫眼专业版疯了。不过,随着《消失的她》已经票房超过35.16亿元,大家再次意识到票房大数据的力量。这个大数据,是和很多影迷的观影印象并不匹配的。《消失的她》豆瓣评分只有6.4分。
明明口碑并没有出现“炸裂”的效果,怎么票房成绩或者票房预测成绩,就实现30亿元起步了呢?甚至于,在《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这两部东南亚犯罪题材的影片上,出现了影迷口碑和票房成绩截然相对的问题。咱们的院线电影作品,为何今年暑期档出现了这种比较奇特的例子呢?
犯罪题材,故事属性,和话题参与度,是这两部电影共同的地方。尤其是这个话题参与度上,是《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非常相同的一点。这两部电影,虽然都主打悬疑、犯罪等等,但最终实现的,其实是类似“法治进行时”的内容。而且,这个“法治进行时”讲的都是大家身边的话题。
《消失的她》讲的是女性对于男性的不信任,《孤注一掷》讲的是信息诈骗。两部影片,都给信赖它的影迷一种“不安定感”,然后在这种“不安定感”当中,找很多故事出来,并且努力告诉这批影迷,“我讲的都是真的”。
同时,两部影片的营销,都是努力向下的,不给那些天天看电影的人看,给那些不怎么看电影的人看。所以,这两部电影都出现了专业影迷较差,但普通影迷根本不关心的状态。我们甚至于不能拿着电影的标准去批评这两部作品。它们走的,是“法治进行时”的路线。
电影“向下”,应该打上双引号。因为经常看电影的人,也不一定就多高级。但不经常看电影的人,肯定对电影不会过分苛责。《孤注一掷》能够把很多不怎么看电影的人调动起来,这批影迷,随着观影数量的增加,也会审美层次明显提升。这也是好事情。(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