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黄渤成名前吃过的苦,放在现在看,也是“天花板”级别了。
他大器晚成,还在读初中时就出来唱歌,当过7年舞蹈教练。
(资料图)
2000年接触影视,直到2006年32岁时,才凭借宁浩的喜剧电影《疯狂的石头》走红。
他够努力,肯吃苦,拍《疯狂的石头》时,为了演好片中被堵在下水道的黑皮,抓起污浊不堪的黑泥就往脸上抹;
拍《斗牛》时,他跟一头牛一起住了3个月,在山上跑烂了38双布鞋,把自己折磨成野人,才拿到了一个影帝。
他表演用心,演技精湛,就连一向对表演要求苛刻的周星驰,与其合作《西游降魔篇》时,都称赞他认真敬业,对镜头表达要求严格,就算“可以好一点点,他都不会放过”。
他三观正,出道至今零绯闻、零黑点、零差评,与妻子小欧低调恩爱,合作过的女星林志玲、徐静蕾、舒淇都说他人品好。
正是这样近乎完美的演员,近两年却遭遇事业瓶颈。
2021年至今推出的电影,都遭遇口碑和票房双输。
2021年的《穿过寒冬拥抱你》豆瓣评分5.5,票房9.36亿;
2022年的《外太空的莫扎特》豆瓣仅4.3分,票房只有2.23亿。
但黄渤还真不怕输,他态度积极、越挫越勇,今年一口气掷出三张牌——神话大片《封神》、街舞大片《热烈》、温情喜剧《学爸》。
《封神》豆瓣评分7.9,观众好评如潮,上映超过1个月,票房超过25亿,仍然热度不减。
大妈最爱的纣王、大胸的殷郊、会骑射的姬发、送快递的哪吒杨戬、哈基米苏妲己,都频繁冲上热搜。
就连在仅在片尾彩蛋露个脸的闻太师和邓婵玉,都着实火了一把。
惟有黄渤饰演的喜感姜子牙,照着原著设定认真塑造,却被网友狂批少了太公望的“仙风道骨”,像个蓬头垢面的糟老头。
接着是《热烈》,豆瓣评分7.2,目前票房9.01亿,口碑是不错,但“顶流”王一博才是主角。
黄渤饰演的街舞前辈丁雷戏份不吃重,高光情节寥寥,表演也不够出彩,观众根本没有太多印象。
因此,三部电影中唯一由黄渤领衔主演的《学爸》,就成了决定成败的最后一张牌。
但目前电影开分7.1,上映19天票房刚超5亿,观众评价褒贬不一,两极分化严重,排片占比又降到一成左右,涨势乏力。
难道说,这又是一部烂片?
当然不是,因为有喜欢的,认为它是“暑期档热片轰炸中的一股清流”,“是少有的,可以透过望子成龙心态揭示现实的片子”。
但也有不喜欢的,说它前面喜剧部分“还能让人一乐呵,到后面走心的部分反而显得很荒谬了”,也没法为普通人代言,“就像是看一群有钱人在玩过家家酒,对于现实的关照能力趋近于零”。
皮哥在上映日当天就看了,影厅的上座率还挺高,观影过程那些观众也有说有笑、气氛活跃。特别是在后面情感升华的部分,整个影厅都鸦雀无声,包括皮哥在内,观众的情绪都被带进去了,直到散场时,大家还都意犹未尽。
所以说,这真不是烂片,优点还挺明显,那为什么票房起不来呢?
一、
还记得去年有部《外太空的莫扎特》,也是讲述父子关系和教育的,跟这《学爸》还挺像,因此皮哥在观影之前预期就不高。
但看过之后,才发现这比心理预期还是好很多的,相较《外太空的莫扎特》来说,也更加写实和朴素。
豆瓣上的一条高分短评,说这就是一部“恐婚恐育宣传片”。
电影直击我们目前存在的“入学难”的教育痛点,用一句流行的话讲,就是“鸡娃教育”。
“鸡娃”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
为了让孩子能够上好的学校,读好书、考出好的成绩,做父母的不断给孩子加码。
上补习班啦,读兴趣班啦,只要整不死,就往死里整,这种行为就叫“鸡娃”。
咱影片的主人公,开澡堂的小老板雷大力(黄渤饰演)一开始并不“鸡娃”。
当然了,在自家小孩还没到读书年龄之前,多数家长都不“鸡娃”,但当小孩上了7岁,到了该操心的时候,你不“鸡”也得“鸡”,很快你就陷进去了。
雷大力就是全身心都陷进去,而且陷得很深。
皮哥又要引用鲁迅的那句话:“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电影分三个阶段,来展现雷大力如何一步步变成“鸡娃家长”,过程曲折,又特别真实、准确、丰满。
其实,作为一个做小生意的老百姓,像雷大力这种父亲,对子女教育这一块,普遍都是不太讲究的。
但雷大力与别人不同,他早年丧妻,独自将儿子雷小米(单禹豪饰演)带大,又有一个高学历的,在高校里当教授的,挺“鸡娃”的老丈人。
老丈人来找他,要带孙子去上海读书,明摆着就是看不起他,“在你这澡堂里还能读好书?”
所以,为了跟老丈人争夺儿子的抚养权,也为了兑现对妻子的承诺,雷大力拼了命也要为儿子找一所好的学校。
一开始,雷大力想到买“学区房”,争公办小学。
为此他在在房地产中介的牵线下,与单亲妈妈刘真真(闫妮饰演)假结婚搞到了本地户口。
又不惜用澡堂做抵押向朋友借钱,花重金买下了处于招生区域内的一套“凶宅”。
本以为这样就胜券在握,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
因政府打击炒房的政策调整,那套“凶宅”刚好就被划出了招生区域,雷大力的“学区房”计划也宣告破产。
接着雷大力又想到让儿子学习一门乐器,拼民办小学的特长招生。
怎么说生意人就是有小聪明,雷大力就想到了让儿子雷小米学编钟。
因为编钟简单好学,又很冷门,学的人不多,竞争的人就少,被选上的几率就高。
结果呢,雷大力的假结婚对象刘真真也让自己的女儿学编钟,考试那天就把临场发挥不佳的雷小米给比下去了,雷小米又是没被选上。
终极目标,雷大力一发狠把澡堂卖了,带着儿子上上海,想把儿子送进贵族学校。
在小姨子高亚琳(张钧甯饰演)的牵线下,雷大力也接触到了贵族学校的校长。
直到此时,他才读懂了,教育拼的不只是付出和时间成本,拼的还有出身。
贵族学校在意的,并不是你家小孩有多聪明多出众,真正考验的是你的工作、收入、和社会地位。如果不是社会名流、达官显贵,你觉得你家小孩能进去吗?
这是《学爸》优秀的地方。
它把教育天生的不公平,以直白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亲眼见证雷大力从“佛系”走向“疯魔”的过程。
表面上是一部喜剧,到最后却让人不寒而栗,因为我们都知道,这就是冰冷的现实。
二、
有句话叫:三流的电影讲排场,二流的电影讲社会,一流的电影讲人性。
《学爸》除了“讲社会”,也触及到了“人性”。
比如说,片中和雷大力收入相当的,也就是身处同一社会阶层的同事兼好兄弟火哥(张子贤饰演)和火嫂(万茜饰演)。
他们也在为自己的儿子箭箭(王子铭饰演)抢公办小学的招生名额。
雷大力看上的那套“凶宅”,也是他们看上的。
两个好兄弟相争必然会撕破脸嘛!
好心的雷大力为了这份友谊,他还是忍痛割爱了。
房子刚刚过户,新政策就颁布了,“凶宅”一下子失去了“学区房”的价值,雷大力和火哥火嫂三个人又陷入尴尬。
火嫂给雷大力准备了一顿晚宴,不顾丈夫的反对,不惜撕破脸皮,也要把已经到手的房子退还给他。
雷大力无可奈何,最后只好收下房子。
在利益面前,一个学位、一套房子,就能让一对好兄弟差点关系破裂,能让人性丑陋的一面暴露无遗。
雷大力和单亲妈妈刘真真两个人虽然是假结婚,但都带着小孩,有共同语言,一来二去接触过后,就互生好感。
按照一般故事片的套路,他们到最后八成是要走到一起的,但电影并没有朝着这个走向。
本来雷大力让儿子雷小米学编钟,路子是走对的,被民办小学选上的几率很高。
但刘真真看到这路子好,也偷偷让自家女儿去学编钟,偏偏她的女儿妹妹(杨曼聆饰演)就比雷小米聪明,考试那天发挥好,硬是抢走了雷小米的名额。
这下子妹妹虽然能考上,但刘真真和雷大力的关系也尴尬了,两人刚刚“有感觉”,也不能再走下去。
人性是自私的,或许在刘真真眼里,女儿的前途,比和雷大力的感情更加重要,所以她很现实地选择了前者。
电影中最动人的地方,还在雷大力与雷小米父子感情的刻画。
这对父子性格极其相似,都是那种“没心没肺”、雷打不动的乐天派。
但在“鸡娃”一次次遭受现象的打击之后,两人挂在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减少,最后都变得忧郁。
特别是雷小米,虽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却能感受到父亲的痛苦和不易。
他一次次对父亲说:“我不想再看见你求人的样子。”
那些话从一个7岁小孩的口中说出,显得特别沉重。
相信跟皮哥一样家里有小孩的观众,多少都经历过电影中这些事,也会对这些情节产生共鸣。
有些事我们回头再看时,会觉得不算什么。
但在那个面对选择的过程,我们往往会暴露本性,电影能够将这些展现出来,我觉得这也非常厉害。
三、
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黄渤演不了“仙风道骨”的姜子牙?
因为大家都有刻板印象,认为他就是喜剧演员,演的都是搞笑的小人物。
《学爸》也确实是带着鲜明的喜剧色彩,电影的前半部分都充满快活的空气。
但导演苏亮的野心不止于此,“喜剧色彩”只是调味剂,故事后半程的现实主义才是根本。
身处社会底层,带着执着和傻气,有想法、有拼劲、又不服输的小老板,这是黄渤最擅长的角色。
我们多多少少都可以从雷大力身上看到自己,他的执着、窘迫、无奈,这些我们也曾有过。
当雷大力憋着一口气,说出“别人家的小孩就可以,凭什么我的孩子就不行”时,相信很多人也曾在心里问过自己。
而雷大力还有重情重义的一面。
他为了保住兄弟情,可以放弃辛苦争取到手的“学区房”;
他也很顾家,信守对亡妻的承诺,对儿子付出一切;
他积极乐观,即使到处碰壁也并没有被现实打垮,这些都是小人物身上的人格魅力。
黄渤以本色演出,将这样个性鲜明的单亲父亲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父子情的真挚,以及普通人的价值。
《学爸》正是通过这样朴实的故事,来展现教育问题,以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
正是这些,让皮哥觉得《学爸》就是一部很有想法的电影。
黄渤的选择没有错,他也为此竭尽所能,贡献出近几年最自然的、最投入的,能够触动人心的表演。
但在如今内地的电影市场,光有这些还不够,一部电影的成功,首先需要有好的卖点。
但《学爸》的卖点不足,题材也有些过时。
“鸡娃”一词出现于2021年,是《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两年。
教育问题引起的全民焦虑,这些都很沉重,电影揭露的问题,大家都深有同感,但电影并没有给出好的解决方案,或者说,至少给我们指明方向。
也许皮哥这样说,是对电影要求过高了,但《学爸》的确是在这些核心问题上“点到即止”,并没有深入挖掘。
皮哥也明白这是在审核制度下电影做出的妥协,但这也使电影缺乏深度。
因此一些网友才会抱怨,说它“对于现实的关照能力”并不够。
电影里的雷大力,全程都“憋着一口气”,我们观众也同样“憋着一口气”无从发泄,这正是电影不足的地方。
四、
皮哥觉得《学爸》这部电影很“挑人”。
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处于不同年龄段,拥有不同阅历的观众,对电影的故事,和反映的社会问题,会有不同的体会。
像皮哥这样家里有小孩的观众,对“入学难”这个问题深有体会。
电影中的情节能勾起我的思绪,也因此会觉得它拍得挺好,虽有不完美之处,但至少反映了现实,揭露了生活本来的面貌。
而占据很大比例的年轻观众,其中有很多尚未成家,自然也没有小孩,对“鸡娃教育”也就没有那么多体会,当然不会喜欢《学爸》这种电影。
这才是它上座率起不来,票房涨势缓慢的原因,不过作为观众,不应该只关心黄渤这部电影能让他赚多少钱或亏多少钱,作为主演和资方之一,黄渤“冒险”能把这么沉重的话题,以尽可能轻松的方式,拍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这种电影沉了,对于中国电影对于观众来说,都是一种遗憾。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